2022年7月20日至8月15日,来自山东中医药大学的暑期“三下乡”队伍——“骨”盼生辉三下乡服务队,在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进行了为期二十天的下乡实践活动。
七月盛夏的朝阳燃烧着我们的热情,今年的夏天烈日依旧。我们背上行囊,踏上了为期二十天的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之路。
出发时尚早,经过了几十分钟的颠簸终于抵达了目的地——井沟镇。条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艰苦,环境反而是出乎意料的静谧:清晨的阳光透过树隙间洒落,蓬勃的草地似乎还在散发着湿漉漉的泥土清香,与井沟镇的初次见面,小小的村庄像一个恬静的小姑娘,衣着得体又甜美可爱。
村长和书记早已在政府大院门前等候我们的到来。我们边走边聊,一边向村长说明我们此次到访的目的——研究骨折及紧急固定装置装置的应用,一边听村长讲解现在村里的情况:随着近年来高密市井沟镇周边城市经济的发展,使得本县和本县的几个村镇也相继得益,原来的土石房屋和茅草屋逐渐被一座座干净的砖瓦房取代,村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村长在跟我们谈起井沟镇发展的同时也淡淡透露出他的担忧:大部分青壮年选择外出务工,村里的空巢老人越来越多。老弱病残越来越多,生活中很多问题就不得不由这些行动不便的老人们自己动手解决,这一现状加剧了老人们受伤的风险,其中骨折的概率增长的尤为快速。
在村长的支持和带领下,我们对村里所有青壮年外出务工家庭进行了走访调查,正如村长所担忧的,绝大多数家庭只剩下年迈的老人和懵懂无知的幼儿,这样的现状让每一位队员都感到无比沉重。在大致了解了村内的情况后,我们动身前往村里的门诊和周边镇上的医院进行调查。
这二十天内,我们都很努力地在行动,不断往返于村民家和当地的门诊医院,在访问的过程中,不论我们访问到多少医院,不论我们面对的是什么样的表情,我们始终热情,学会去谅解村民和院方的不便之处。但是时间是短暂的,这次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一场篝火晚会中圆满结束。在这个有着虫鸣的炎热夏季,我们都尽力的演出,想把最好的一面留给村民们。表演结束后孩子们纷纷上台即兴展示,把气氛推到了高潮,我们也把自己的一些东西当做礼物赠送给他们,村广场顿时成为了最热闹的舞台。看着台上台下老人们和孩子们的一张张笑脸,我的心里泛起一阵阵涟漪,平日里没有子女和没有爸爸妈妈陪伴的他们,不知道已经多久没有这么开心过了。
维持了三周左右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在泪水与不舍中结束,辛苦而充实,沉重却又充满欣慰。当我们收拾好行李离开让我们留恋的井沟镇,却被另一番景象所感动:只见来时的政府大院前又有人在等待着我们——这次除了村长和村书记,还有早已等候多时的老人和孩子们。晨辉中,一双双泪眼已经模糊他们的视线,我会永远铭记这一刻。
在回去的路途中,大家多了一分安静,十几天的奔走使我们同行的几人都受益匪浅,看着伙伴们略显疲惫的脸庞,一阵幸福感突然涌上心头,联想到在学校的生活,那么慵懒而盲目,而在下乡实践的这些天里,我们都为各项调查、实践活动不停的奔波,每天过得非常充实而有意义。在这二十天里,我感知到了每个队员的蜕变,第一天的手忙脚乱,往后的游刃有余;第一天的不知所措,往后的处变不惊……无论是工作方法、应急处理、沟通交流都有了质的飞跃。我们每天都在学习,每一天都在提升。
这次活动让我认识到,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必须要有实践能力,基层需要大学生,大学生也需要到基层去,基层的锻炼可以不断地增强我们的实践能力,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就像我们说的:我们付出爱,收获感动。我们将会带着从那些村民和孩子身上流露出来的希望奔向更高更远的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