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中医肿瘤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肿瘤患者相信中医,对中医药治疗寄予厚望。但肿瘤治疗毕竟是一件复杂、重大的医疗活动,一旦出现出现临床失误,则往往导致玉石俱焚的结局。那么应该如何避免出现这一不良结局?中国抗癌协会抗癌药物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北省国粹中医肿瘤首席专家陈向荣认为:中医肿瘤治疗如果能够重视“三个结合”,就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带瘤生存目标,避免“玉石俱焚”的结局。
一、整体与局部相结合
现在中西医学都把肿瘤认定为一种特殊的慢性病;中医认为肿瘤是一个全身性的局部病变,肿瘤发展过程是一个因虚致实、因实致虚的恶性循环过程。什么是虚、什么是实?虚就是正气虚弱,实就是毒邪积聚。也即说,正气虚弱导致毒邪聚结就会形成肿瘤;而癌毒形成后,又对进一步损害正气,如此形成恶性循环。故在治疗上宜遵循“补整体之虚、攻局部之实”之治则。前者是扶正培本补虚,后者则是祛邪消结攻癌。
扶正是使用补气、补阳、补血、补阴这四类药材进行调理,旨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调整人体阴阳、协调五脏安和,消除体内致癌因素,使癌细胞发生递转,进而达到抗癌治癌目的;祛邪是使用抗癌药进行软坚散结、解毒消癌、活血化瘀、祛逐邪毒,以祛除病邪、缓解病情、减轻痛苦,控制和消散癌块,达到邪去正安。祛邪的本质是祛除身体致病的因素或病理产物,以消除肿瘤或阻止肿瘤发展。
二、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大家知道中医的特色和优势是辨证,辨病又是什么呢?陈向荣介绍说,辨病就是辨别患者得的是什么病,是肝癌、肺癌,还是胃癌、肾癌?中医认识肿瘤采用的是四诊合参、司外揣内的方法,其特点是从宏观角度对疾病进行辨识,与西医的微观诊断方法相比,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主观性,所以现代中医肿瘤的辨病,应结合当代医学科技进行。恶性肿瘤的最终确诊均应有病理诊断,每种肿瘤均有一定的临床特点,其病因、病机、传变及预后也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因此中医肿瘤治疗应结合西医先辨病,明确诊断,这是治疗的基础。但由于同一肿瘤在不同发病阶段临床症状并不一样,而且可能发生不同的并发症,所以在辨病的基础上,还需要进行辨证治疗。
辨证所要辨清楚的,是包括寒热(即病性)、虚实(即病机)、正邪博弈情况(即病势)、表里脏腑(即病位)等等。陈向荣提醒说,中医肿瘤治疗虽然应以辨病为先,但辨病与辨证务必要紧密配合,否则如果在患者正气虚弱、邪盛正衰时盲目攻伐,则容易导致患者正气涣散、最终引发人瘤两亡、玉石俱焚的不良结局。
“临床实践证明,如果只辨病不辨证,则容易败坏患者原本就虚弱的正气,容易事与愿违,加速加快病情进展;而如果一味辨证,只重视固本培元、不主动抓住时机对癌瘤予以攻伐,则可能会延误病情,加速肿瘤进展,达不到祛癌消瘤这一根本性治疗目的。”陈向荣提醒说。
三、治标与治本相结合
中医治病追求标本兼治,对于肿瘤治疗也不例外。那么什么是治本?什么是标?
陈向荣介绍说,中医认为中医认为正虚是肿瘤发病的主要病机,而正虚的根源就是阴阳失调。“阴阳之在人,均则宁,偏则病……盛则过矣,虚则不及矣。”只有维持人体阴阳相对平衡,才能推动和调控生命活动的正常稳定。一旦阴阳失衡,扰乱脏腑,致癌因素就会蓄积体内,使痰湿毒瘀聚为有形而发病。所以在中医肿瘤治疗过程中,凡是针对癌症,致力于消除内外致病因素,调整气血阴阳、脏腑功能失调,控制和消除肿瘤病变的,均为治本之法;凡是针对癌症的各种并发症和疾病过程中出现的急迫症状,如大出血等,为治标之法。
陈向荣强调说,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务秘要遵循“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譬如消化道肿瘤或肺部肿瘤发生了急性大出血,那么此时的标就是出血、本就是肿瘤,临床上应及时止血以保命;直到病情好转稳定时,才能再回过头来,重新治本攻癌,以达到标本兼治、抑癌保命的目的。
【名医档案】
陈向荣
中国抗癌协会抗癌药物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湖北省抗癌协会专业委员
个人简介:
出身于中医世家,从事中医治疗恶性肿瘤临床工作40余年,曾在中国科学院中医研究院深造,有深厚的传承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曾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并出版陈氏家族传承著作《新编汤头歌诀五百首》等专著。熟悉肿瘤病因病机,
多年来勤学古方,体悟意蕴,俯身临床,总结临床,形成了中晚期肿瘤治疗独特思路,在临床上取得了确凿效果,能切实有地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周期,实现带瘤生存目标。
擅长项目:
肺癌、胃癌、食道癌、肝癌、鼻咽癌、骨癌、乳腺癌、宫颈癌、淋巴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甲状腺癌、胆管癌、胰腺癌、肠癌等各种中晚期恶性肿瘤。